11月27日,2020成都数字版权交易博览会在成都西博城正式拉开帷幕,在“数字版权产业融合与发展论坛”上,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了《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报告从短视频行业趋势及监管动态、短视频版权监测、短视频侵权风险、短视频版权保护技术等多个角度展示了我国网络短视频产业发展及版权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报告显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12426版权监测中心接受权利人及监管部门委托,对10万多名原创短视频作者、国家版权局预警名单及重点影视综等作品的片段短视频进行监测,覆盖作品量超过1000万件,累计监测到3009.52万条疑似侵权短视频,受委托已成功通知、删除1276.92万侵权链接,涉及点击量高达2.72万亿次,按万次点击一元计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72亿元。
加大监管治理力度
报告显示,2020年原创短视频结合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等模式,已成为网络流量主流来源之一。短视频行业强劲发展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加强对违规内容、主播、电商广告以及版权的监管和治理。
根据12426版权监测中心的定义,短视频,即短片视频,是区别于传统长视频(影视剧、综艺等)的内容载体,按照时长及内容来源分为两类:一、60秒以下的小视频,以竖屏为主,主要为剧情、美妆等;二、20分钟以下的短视频,以横屏为主,包括三农、美食等原创短视频及影视剧、综艺和体育等二次创作短视频。同时,热门影视剧、综艺节目、体育赛事也是短视频侵权的热点。侵权链接主要来源于新闻资讯类平台、综合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三类网络平台,疑似侵权链接占比95.3%。BAT旗下产品配合下线未授权链接636.25万条。
报告显示,短视频行业基于数百万级作者通过账号入驻各网络平台并每日发布数以千万部作品,虽然时长短,但内容涉及背景音乐、视频素材及字幕等多个领域,侵权盗版频发、版权问题突出,表现在未经授权进行搬运、二次剪辑创作,主播在直播间未经授权播放、翻唱音乐作品等版权风险。当前,各大平台的版权审核过滤、为原创作者提供的保护机制参差不齐,加上相关行业标准缺失,是目前短视频盗版数量大的主要原因。
今年4月2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侵害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确定损害赔偿问题的指导意见及法定赔偿的裁判标准》,“短视频”被纳入保护范围,包括短视频类作品、网络主播播放、演唱未经许可音乐作品以及影视剧、综艺节目、体育赛事节目视频、连续的游戏画面等片段,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了基本赔偿标准和酌加标准。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改的著作权法亮点值得关注:有独创性的短视频将作为“视听作品”被保护;将法定赔偿额上限提高至人民币500万元,下限确定为人民币500元;明确网络直播中使用音乐应向音乐制作人支付报酬;增加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根据授权收取使用费并建立权力信息查询系统,转付和查询等更加透明,对监督、管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各方合力共治
12426版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实施版权强国,推行更加严格的版权保护战略,原创内容平台纷纷打造“版权中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原创作品存证确权、监测及维权的一站式版权保护服务体系,确权和监测维权体系等方面有望进一步完善。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认为,应当建立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体系、全国统一快速授权系统、原创视频维权系统等,以利于执法部门间形成合力。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短视频行业版权规范和标准,通过平台审核过滤,政府主动监管以及第三方版权服务等方式,打造更加健康的短视频行业版权秩序。
报告倡议,原创作者、网络主播不断提升版权意识,在创作中主动规避短视频版权风险,优先与已拥有正版的音乐、视频素材等版权的平台合作。同时,网络平台方面积极为原创作者提供科学的确权、监测维权机制,高效的侵权投诉机制,同时通过成熟的版权过滤技术,加强平台版权审核,尤其是做好重点作品的风险管控;设置便捷投诉机制及时治理侵权,而不应设置过高的投诉门槛(权属只认可版权登记证书、不接受批量投诉等)阻碍权利人投诉。此外,监管部门、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等集体管理组织及网络平台等加快制定短视频的版权监测保护行业标准,建立短视频行业的确权、维权和交易体系,积极推动中国短视频行业的繁荣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