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也指出,围绕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是重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以重庆“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引领,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深入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打造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高质量创造,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工程建设,是加快科学技术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是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牵头编制《重庆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撑保障。二是构建知识产权法规体系。推进综合性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立法,适时修订《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重庆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依法及时推动知识产权领域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立改废释。三是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持续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市与区县两级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建设,鼓励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县、产业园区建立专利、商标、著作权综合管理与服务机制,积极争取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
聚焦高标准保护,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优化协同衔接,形成保护合力。一是健全司法保护体系。建立专门化、高水平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加强审判基础、体制机制和智慧法院建设。加强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二是加大行政保护力度。强化市和区县两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职能,依法行使调查权、处罚权和强制权。严格行政执法,以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为重点,组织开展集中检查、集中整治。三是构建协同保护格局。整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专业调解等资源,畅通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仲调对接渠道。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深化川渝两地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拓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合作广度,共同打击跨区域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
聚焦高效益运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夯实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基础。改革完善知识产权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强化高质量知识产权培育和前瞻布局。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引导市场主体发挥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组合效应,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一流企业。二是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切实提升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不断强化创新源头供给、提高科技创新产出率,强化专利确权服务、提高发明专利授权率,强化专利转化运营、提高发明专利实施率,强化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提高海外专利占有率。三是建立高效益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快建设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探索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风险分担和质物处置,推进市场主体综合运用转让、许可、质押、交易、证券化等形式,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聚焦高品质服务,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加强公共服务便利化建设。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着力营造一流创新发展环境,更好地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知识产权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知识产权业务办理和公共服务“一窗通办”。二是加强公共服务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专利代理师培训体系,培育一批市级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明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和范围,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标准。三是加强公共服务网络化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智能化建设工程,加快建设重庆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推动实现与国家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强知识产权信息与经济、科技、金融、法律等信息的共享融合,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维权、转化运用、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信息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