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报:世博故事会 | 世博会为上海带来哪些有形遗产和无形力量?

2024-05-14 15:16:41 编辑:贸促会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发布 来源:中国贸易报

风拂黄浦江,潮涌上海滩。黄浦江两岸保留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期修建的建筑:在浦东片区,中国馆等永久保留的展馆使这一盛会犹在眼前;隔江相望的黄浦片区延续着世博时期面向“规模型文旅”的城市肌理,多座大型场馆以超大尺度构成了此处的基本单元。

这是世博会为上海带来的有形遗产和无形力量。

彼时,黄浦江两岸总共建设了154个场馆。在184天的展期中,这里接待了7300万人次访客,刷新世博会历史纪录。世博会的举办,使上海的城市品牌进一步打响。一个开放的中国,给全世界留下了崭新的印象。

其实,当时有多个世博会选址方案。上海为何最终敲定选址黄浦江两岸这一方案?背后有哪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2000年10月30日至11月24日,上海市世博会申办办公室、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同济大学、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法国塞尔日—蓬图瓦兹欧洲大学合办“上海大型博览会规划概念设计”主题活动。他们从20个国家的数百所设计院校中挑出42名参赛人员,组成6个设计小组,开展为期4周的设计竞赛和交流。

活动共提出6个选址方案。一个名为“江河网络(Rivernet)”的方案令人眼前一亮。

该方案提出选址黄浦江两岸,所有场馆沿江分布,从闵行区依江而下直至吴淞口,各场馆间由水上巴士作为交通工具。这样既能突出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地位,又能以一种浪漫的方式呈现上海的历史发展轨迹。这个创意方案得到国际评委的好评和主办方的关注。

经过缜密论证并充分听取国内外专家意见和建议,2001年7月,上海市政府决定上海世博会举办场地选址于南浦大桥—卢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两岸地区。同年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中国申博中外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世博会场馆区域确定在上海城区中心黄浦江沿岸。

2002年1月,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工作全面启动。这是上海为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施的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2003年,上海划出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卢浦大桥)的城市老工业区进行重新规划布局。这里作为世博会选址区域,开始建设世博场馆。

当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徐徐拉开时,一座座世博场馆在舞台上亮相,惊艳了五洲四海。世博之后,这些大型场馆延续辉煌,以新的方式继续在上海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

大型场馆区已经转型为博物馆集聚区。黄浦世博滨江从展览馆转型至博物馆集群组团发展。现在原世博会D区的博物馆有世博会博物馆、乒乓球博物馆、中国船舶馆。若将北部苗江路一带(原E区)算上,还有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当代艺术博物馆、Teamlab无界美术馆等。博物馆集群化发展,成为上海这一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标志性特征。

2022年底,上海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之都”,包括建设文化地标,打造世界级博物馆大集群。博物馆的联动,进一步拓展了展览的深度和广度,也提升了博物馆群的文旅韧性。黄浦世博片区原D片区的博物馆群,在提升文旅产业的韧性与活力上,仍有相当多的潜力可挖掘,这也让上海朝着打造世界级博物馆大集群的目标更近一步。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有形遗产和无形力量的宝贵,由此展开积极行动。塞尔维亚即是行动者之一。美丽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将于2027年举办世博会。位于该城市的塞尔维亚国家足球体育场和世博会会展中心项目群即是塞尔维亚国家优先发展的重大项目。项目群建成后,将成为贝尔格莱德市地标性建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达了对项目建设的愿景和期待。他说,期待与中国朋友一起建设完成这一“伟大的项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