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打通供应链,打造共赢链

2024-06-07 09:35:03 编辑:贸促会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发布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供应链话题正在被高度关注。

受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博弈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持续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工格局、运行逻辑、规则和竞争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各国如何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怎样打通供应链、打造共赢链?中国的新发展将为世界带来哪些新机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多家外资机构、外资企业与学者专家,探讨如何众“链”成城,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一、中国 “产能过剩”是无稽之谈

“中国电动汽车的需求只会逐年增长。目前的产量连中国自己的需求还未能完全满足,在全球范围内‘产能过剩’又从何谈起?”秘鲁驻华大使马尔科·巴拉雷索接受包括《中国经济周刊》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巴拉雷索认为,“产能过剩”完全是无稽之谈。他说,秘鲁期望成为拉美与中国合作的“领头者”,看好双方的贸易和投资前景。

近期,一些人在国际上将中国正蓬勃发展的“新三样”称为“过剩产能”,持续炒作所谓“产能过剩”“外资撤离”话题。

这有悖事实和常理。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从引资规模看,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3016.7亿元,仍然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疫情结束后,全球供应链活动逐步走出新冠疫情影响。但是受制于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全球供应链正深度重构,区域化、多元化、碎片化特征日益突出,未来将面临诸多新挑战。全球供应链从以成本、效率、科技为侧重转向以安全、稳定和政治为侧重,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等演进特征,并存在进一步碎片化的趋势。像中国这样的超大经济体,产能在某些方面必然有所储备,以保证整个工业、经济体系的稳定性,不可能随时都把所有产能完全消化。因此,中国‘产能过剩’实际上并不存在。”罗维坚说。

在他看来,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可以对国际市场起到平衡作用。

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在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开幕式上表示:“一些国家将全球经济不平衡简单归咎于其他国家扩大生产能力,这是‘误入歧途’。或许这一批评应该指向过度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的不重视以及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罗塞夫认为,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类挑战依然严峻。保护主义抬头、“以邻为壑”的做法以及“去风险”策略使全球化更加脆弱。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以血管系统作比喻说:“供应链就像是经济的血管系统,要想让血流充分畅通,大家就要作出共同的努力,保持血管系统的充分循环,尤其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建设、共同维护、共同治理。只有打造稳定畅通、开放包容的全球供应链,才是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重要保障。”

二、畅通“供应链”,打造“共赢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显示,如果任由“脱钩”行径发展,世界经济分裂成西方和东方两大阵营,全球GDP可能损失2.5%至7%。

在此背景下,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也是全球各国的共同责任。

这离不开全球企业的通力合作。对此,中国和各国企业已经有了共赢的实践,为全球企业打造稳定、畅通的供应链提供参考。

“特斯拉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马斯克第一次来中国给消费者交付成车时,中国只有15名消费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中看不到一辆特斯拉。我们的第一批消费者在完全没有开过这辆车的情况下就交了订金,完全基于对美国科技的信任和对新技术的热情。”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说。

她回忆说,彼时,把非常重要的资源投入中国市场是大胆的决定,是基于对中国的信任。

“1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有超过170万名特斯拉车主。特斯拉中国公司的员工超过99.99%是中国人,在中国的供应链超过95%是中国本土企业。在中国大街小巷行驶的特斯拉真真正正是‘中国制造’。”陶琳表示。

中国意大利商会会长罗仁舟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已显著超越欧洲,甚至远超全球GDP的平均增长率。意大利制造业海外投资较密集的目的地就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许多意大利企业在苏州共同创建了重要的供应链集群。“这也是中意两国在供应链领域合作的范例。很多意大利企业来中国,希望了解有哪些针对欧洲企业的优惠政策。”

沃尔玛全球政府事务副总裁刘墨翰亲历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沃尔玛在中国有数万名员工。在20多年里,刘墨翰有一半的时间在中国度过。

“供应链打通了,才能成为共赢链。”刘墨翰对记者表示,他和企业的亲历就是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缩影。正是基于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机遇,沃尔玛扩大在华的跨境电商业务,设立了中国采购办公室,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中国外贸出口。

三、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依托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从终端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到相关配套设备的完备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美国企业把中国作为首选或者排名前三的主要投资目的地,90%以上的企业愿意继续在中国发展。

“这反映了美国企业的普遍愿望,也是我们加强合作的基础。”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

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冯栢文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市场,占贸易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今年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给商会会员企业在中国扩大投资坚定了信心。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在澳大利亚做得“非常好”,在技术、规模成本方面都具有优势。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有非常好的机会和澳大利亚合作,促进能源转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企业代表,他们均表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不仅仅是国家之间,企业之间也需要合作才能生存。

例如,苹果公司电子消费产品采用许多中国配件,郑州的富士通工厂是苹果手机最大的生产组装地;德国大众投资小鹏汽车以及入股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在欧洲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全球最大化工企业巴斯夫选择投资100亿欧元在广东省湛江市建设一体化基地……

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也传达了工商界加强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复苏的理念,其一大成果就是发布《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北京倡议》(以下简称《北京倡议》)。

《北京倡议》提出,全球工商界要加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加强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北京倡议》呼吁,全球工商界搭建务实经贸合作平台,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营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共同推进复苏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