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8894人,同比上升45.5%;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837件,同比上升74%……这体现了我国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以法治之力护航创新发展。
公正高效办理涉知识产权案件,能够优化创新环境,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在内的各类型知识产权保护。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亟需进一步跟进,特别是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严”字当头,惩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前不久,吉利诉威马案尘埃落定,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判决侵权人赔偿6.4亿余元,创下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新高。这一颇具警示意义的案件,充分显示了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
推进人员专业化、职能综合化、办案多元化、机制系统化。在办理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和侵犯著作权犯罪时,检察机关要加强指导,切实提升指控犯罪和审查过滤把关能力;对知识产权生效行政裁判,需加强监督,促进商标、专利授权确权领域裁判标准统一。
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9部门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这是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具体行动,明确了新时代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的“施工图”。要按照方案,尽快形成政府履职尽责、执法部门严格监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经营主体规范管理、行业组织自律自治、社会公众诚信守法的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治理体系。
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驱动,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一步全面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生态圈”将持续优化,更好守护创新“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