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要为科创快车装上“导航仪”

2023-08-03 23:10:10 编辑:贸促会驻外代表处法国 驻法国代表处发布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欧洲持续加大在科创领域的投入力度,将数字科技、人工智能、智慧节能等视为驱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中,法国在标准制定、前置监管、规则推广等方面占据优势,走在了欧盟国家前列,但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反映出,在推动科创效能转化的过程中,要为科创发展的快车装上“导航仪”,以全球发展的宏大视野,切实做到普惠包容、和谐共生。

  近年来,欧洲持续加大在科创领域的投入力度,将数字科技、人工智能、智慧节能等视为驱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希望通过抢占相关领域的监管与规则制定权,提前锁定科创赛道的先发优势,并将此作为能与美国等竞争对手较量的重要筹码。在此领域,以标准制定、前置监管、规则推广著称的法国走在欧盟国家的前列,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凸显出在推动科创效能转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为科技发展的快车装上“保险杠”,更要为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装上“导航仪”。

  第七届法国“科技万岁”科创展日前在巴黎举办,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展,此次展会吸引了全球2500多家初创科技企业参展。展会聚焦净零排放、交通振兴、未来工作、包容理念、前沿科技和欧洲数字化六大主题,覆盖农业、生态转型、数字、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展出的产品更是包含人工智能、云服务、机器人、新能源等多个类目,使人们在现场感受前沿科技的便捷与红利。

  法国总统马克龙参加了开幕式,并提出了一项旨在助力法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冠军的计划,承诺至少拨款5亿欧元用于启动5至10个人工智能项目,并强调加强对该领域人才的培养,依托研究机构与院校资源,吸引优秀人才。同时,马克龙表示,希望法国在未来成为欧洲人工智能领域监管的先行者,在法国率先执行该领域的相关规定。

  欧洲议会于6月14日批准了关于《人工智能法案》的谈判授权草案,为欧盟与成员国开展相关规则制定谈判铺平了道路。据了解,这份早在2021年4月就提出的草案涵盖了人工智能可能涉及的社会、道德、经济等层面,特别强调对企业的强制性监管,核心在于对“高风险”的人工智能产品予以规制,该法案预计最早于2026年实施。

  法国在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动能方面处于欧洲领先地位。据统计,2022年法国初创企业共实现融资135亿欧元,其中“科创120强”企业营收累计达113亿欧元,累计新增26家“独角兽”企业,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法国经济动能升级、模式转型的重要引擎。同时,法国在数字经济、智慧经济等领域方面的监管也突出了其“超前管理、前置谋划”的传统优势,为科创发展扎牢了“合规篱笆”。在金融科技领域,法国率先在国家层面对众筹、区块链及数字资产等新兴领域开启监管,依托法国审慎监管与处置局、法国市场管理局等监管机构,突出尊重技术的中立性、法规的稳定与可持续性、监管的配套性与适度性、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与安全的首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积极将监管与学术研究高效融合,并建立相应平台,使各方能够开放地围绕行业发展变化、监管优化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在“网红经济”领域,法国出台“网红”行业监管法案,进一步明确了“网红”“网红经纪人”及网络商业影响活动的法律定义,并在推广产品范围、应尽义务、儿童保护及电子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有效遏制了“网红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法国也因此成为欧盟内首个对“网红”营销进行立法的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于2023年5月16日发布了最新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强化对数据与个人隐私保护的监管,涵盖了数据的公平性与透明度、可公开访问数据保护、数据传输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弥合了人工智能在迭代发展与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裂痕。

  尽管法国希望以前瞻性视野为科创发展与动能转化装上“保险杠”,但仍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是对科创成果的接受度有待提高。相关技术能否真正代替人力,是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面临的问题,其实质在于技术成果能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解决经济社会面临难题的工具。法国民调公司5月的一项研究显示,仅有41%的法国中型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显示相关技术在技能推广、打造共识及规制风险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二是技术进步的两面性不容忽视。今夏以来,法国境内非裔少年遭警方枪击身亡引发多地暴力抗议活动。马克龙在相关讲话中特别指出:“部分社交媒体平台在该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平台已经成为组织暴力活动的地方。”尽管法国政府已加紧与社交媒体平台对接,加速处理涉及煽动暴力的内容,但也需要看到,相关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法国多年来在少数族群融入、移民政策等领域的结构性痼疾,是在经济整体下行背景下,传统社会矛盾与新兴问题挑战的一次集中爆发,这些问题单纯依靠技术是无法解决的,更需溯本逐源,坚持从民生角度应对发展挑战。

  三是创新技术的“政治化”苗头。面对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诸多复杂形势,美国为固守自身霸权与优先发展权,在各领域狭隘地树起了以“美国优先”为本色的院墙,这其中包括了以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为代表的科创领域。欧洲虽已开启和美国在人工智能监督准则方面的协议磋商,但不能忘记在数据传输领域的“安全港”“隐私盾”下,是美无视欧洲权益大搞情报监视活动的自私行径;在能源转型的《削减通胀法案》下,美大肆掠夺欧洲产业、资本及人才资源,企图虹吸欧洲未来能源转型红利的霸道思维;也不能忘记在商业领域的“阿尔斯通案”下,美大搞长臂管辖以胁迫方式攫取盟友利益的贪婪本质。

  科学也许可以给出最优的“方案”,但永远无法教给我们一个最优的“选择”。这也许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科技创新所面临的挑战,但无论如何,科技赋能不是关起门来的狭隘自守,更不是脱离人本的野蛮生长,要为科创发展的快车装上“导航仪”,以全球发展的宏大视野,切实做到普惠包容、和谐共生。 (经济日报记者 李鸿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