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
疫下经济活动走走停停,有会展业者表示,行业是疫下重灾区,倒逼行业不断变阵。从外需走向内需、从线下拓展在线。疫下去年会展活动保存量逾400项,超出预期,但人员流失约2成、结业也有1成多。另有业者呼吁业界要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和拓宽发展思路。
走进湾区错位发展
澳门会展旅游业协会会长何海明表示,受疫情影响,大型国际、内地会展活动都要延期,环保展就是其一。倘强行举办,一来无人来,二来成效大打折扣。现时只能开办本地的车展、婚纱展、消费展,又或嘉年华等中小型展会。换言之,行业现时只能靠内需。
他认同特首所言,在“淡季”时要“练好内功”,如提升外语,迎接国际客。疫前澳门的国际会议地位排名十二。五月下旬,业界会与劳工局开办技能提升课程。
面对低迷市况,业界积极与湾区联系,部分企业已在深圳、横琴等地开立分公司,错位发展,并做好“一程多站”的准备。业界深信疫后会蓬勃起来,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透露下周会有山东、青岛的商户来澳洽谈,拟年底或明年举办会展,但一切视乎疫情走向。
跨界合作助力复苏
澳门会议展览业协会会长宋晓冬表示,业界要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和拓宽发展思路。目前还很难判断疫情何时过去,但消极等待注定无出路。业界应积极创新办展办会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和行业交流,熟练掌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以在线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推动行业变革与发展,形成自身竞争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同时要树立开拓者的胆识与智慧,发挥自身在国际化和专业管理及服务水平方面的优势,在立足澳门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参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扩大发展空间。业界应抱团取暖,形成合力,增强竞争优势。
不过,业界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及政府的政策导向,并与其他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澳门作为微型经济体且结构较为单一,以中小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弱。危机时刻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一方面希望政府可给予更清晰的行业指引和更大力度的扶持措施,另一方面会展业界也应加强与政府着力推动的旅游、体育、中医药大健康、金融、科技、商贸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发挥“会展+”的平台作用,通过不同行业的跨界合作与协同,共同助力经济复苏和适度多元发展。
何海明建议政府加强推动商务签注,并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设立会展基金。
谈到疫下人员流失问题,何海明表示,疫下经济低迷,任何行业都有人员流失,业界也不例外,但情况不严重,疫前3,500多人,现时约有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