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2025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之“中国法律人在香港及国际仲裁中的不同角色:辅助律师、出庭律师、法律专家、仲裁员,或是不止于此?”研讨会在港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香港仲裁中心与履德大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贸仲香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王皓成先生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作为讲者发言。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越南等近百余名仲裁员、公司法务、中国内地背景的律师等法律从业者报名参与。
(从左往右依次为:贸仲香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王皓成先生,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沈荣华先生,履德大律师事务所联席主任、资深大律师黄旭伦先生,贸仲仲裁员、文理明律师行合伙人文理明女士,贸仲仲裁员、欧华律师事务所(香港)国际仲裁亚太区合伙人兼共同负责人杨大明先生)
在研讨会环节,贸仲仲裁员、欧华律师事务所(香港)国际仲裁亚太区合伙人兼共同负责人杨大明先生,贸仲仲裁员、文理明律师行合伙人文理明女士,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沈荣华先生和履德大律师事务所联席主任、资深大律师黄旭伦先生分别就“关于如何在程序和策略上与中国内地律师高效协助的见解”“具有大陆法背景的律师如何在受普通法影响的香港仲裁环境中取得成功”“跨境仲裁中中国律师的目标、挑战与角色拓展”“中国法专家证人在香港及国际仲裁中的角色、最佳实践与常见陷阱”主题进行分享。本次活动由履德大律师事务所大律师王漓先生主持。
贸仲香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王皓成先生介绍了贸仲作为仲裁机构首次发布《关于在仲裁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指引(试行)》(下称“《指引》”),系统讲解《指引》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辅助裁判和诚实信用三个基本原则。同时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事仲裁中应用的优点及风险点。王皓成先生强调人工智能在国际仲裁中作为辅助工具的作用,不减轻仲裁庭勤勉高效推进仲裁程序的责任;当事人、律师或仲裁员使用人工智能应当披露,并注意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密和安全。
本次研讨会不仅展示了中国法律人在香港及国际仲裁实践中所承担的多元角色,也进一步促进了香港与中国内地及国际仲裁界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