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需要更多规模化企业,而不仅仅是初创企业

2025-11-07 23:34:36 编辑:贸促会驻外代表处比利时 驻比利时代表处发布 来源:比利时国家银行

比利时国家银行11月6日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与邻国相比,比利时在将创业活力转化为真正创造就业的杠杆方面举步维艰。

每年,比利时都会涌现出许多新公司,但其中只有极少数能够真正成为就业引擎。与邻国相比,比利时的初创企业增长速度较慢,“瞪羚企业”(年轻、快速增长的公司)对创造就业的影响仍然有限。尽管比利时并不缺乏创业活动,但这并未带来足够的就业增长。因此,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公司成立,而在于它们能否实现规模化发展。

商业活力对经济的良好运转至关重要,它确保了劳动力、资本和创意能够不断地重新配置到最具生产力的用途上。证据表明,少数高增长企业贡献了大部分就业岗位和生产力提升。比利时的情况正是如此,新兴企业数量较少,最终会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造成压力。

长期衰退后出现初步反弹

从2000年左右到2010年代中期,比利时的商业活力指标持续下降。然而,自2020年以来,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表明经济出现了初步复苏,但这种复苏依赖于少数企业,并且主要由服务业而非依然疲软的制造业推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复苏主要归功于现有企业的强劲势头,而非新一波初创企业的涌现。

全球趋势与本地摩擦

比利时并非孤立存在,也无法免受重大国际因素的影响。数字技术和全球化强化了发达经济体中现有“明星”企业的地位,使得新企业的崛起更加艰难。这些强大的全球趋势与比利时的本地摩擦因素交织在一起,例如严格的劳动力市场监管和高昂的工资成本,这些因素减缓了劳动力从萎缩型企业向扩张型企业的重新配置。此外,比利时大量没有雇员的企业推高了新企业数量,但除非这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否则它们对整体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

经验证明:质量重于数量

支持初创企业的政策未必能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在比利时,雇主为其首位雇员免缴社会保障金的政策广受欢迎,但也成本高昂。研究表明,这项政策主要增加了单人企业的数量,但并未带来持续的就业增长。国际经验表明,与规模挂钩的门槛或补贴可能会扭曲激励机制,并鼓励企业保持小规模。更好的方法是将支持重点放在真正增长的企业上,例如降低招聘风险、改善其获得增长融资的渠道,以及投资于管理和出口能力。

Baidu
map